注册免费送18体验金

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鉴赏
博物馆概览—博物馆行业概况—办馆理念
发布时间:2023-03-28浏览量:898

博物馆概览

博物馆行业概况

程国锋、刘莹莹执笔


一、世界博物馆行业概况

二、中国博物馆行业概况

三、办馆理念


三、办馆理念

对一个发展了几百年的博物馆行业,以上区区几千字是无法完整描绘其概况的, 难免挂一漏万。本文不是为了写成学术论文中的集大成者,也不是为了构建完美的理论体系。

本文描绘世界和中国的博物馆行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博物馆的实际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同行因为专心低头走自己的路,没有抬头环顾四周的博物馆行业,会在思想观念上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容易走弯路和岔路。我们希望在以上概览介绍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几个经过实践检验的办馆建议。


(一)博物馆举办者要有自知之明

博物馆不是想办就办的,对举办者的要求很高。横向比较各类社会机构,博物馆的数量远远少于其他机构如政府、企业、医院、注册免费送18体验金等。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中国的企业有 1857 万家,中国的博物馆却刚超过 6000 家。为什么横向比较各行各业机构数量时,博物馆相对数量这么少?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社会总需求有上限,政府、企业、医院、注册免费送18体验金等是管理和生产领域的刚需,没有这些机构的话社会便无法顺畅运转;但是没有博物馆的话,人们的基本生活短时期并不会受到明显影响。博物馆属于社会需求中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的物质生活保障和多样的物质文明需求满足以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才会逐步增长, 人们对博物馆的需求才会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创办博物馆的要求比较高,举办博物馆的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仅要有持久而充足的财力、物力、人力、藏品、场所等物质条件,也要有较高的精神文明认识和修养,更要有主动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产品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所以,一般来说一个县区只有一家国有博物馆,有的县区甚至一家国有博物馆都没有,只有行业领先的企业、注册免费送18体验金、科研机构才有能力创办博物馆。并且,博物馆开馆只是起步,其运营管理、藏品征集、学术研究、陈列展览、安防消防、开放服务、发展壮大等工作,需要举办人每年持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博物馆还有一个特点,不像一个小企业作坊一样,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说关就关、说转型就转型,无论举办人还是公众都期望一家博物馆能够办成长期事业。

可见,博物馆不是谁都有条件办的,如果没有充足的条件和基。筒灰嵋拙侔觳┪锕。有能力没情怀不要办,有情怀没能力也不要办,有能力有情怀没持久力要慎重办。


(二)博物馆举办者要明确办馆目的

举办博物馆是为了什么?举办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众多的机构中,博物馆不同于政府、注册免费送18体验金、医院、银行、企业等机构。根据世界博物馆同行的规则和300 年的发展经验,博物馆是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同于企业以营利为目的。

在中国的管理体制中,博物馆是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单位性质也决定了其不以营利为目的。举办者需要明白,如果你的最终目的仅仅是营利,博物馆就不是你的最佳选择,去办公司就好了。

如果要办博物馆,举办者需要保持无私和开放的心态,以春风化雨的缓慢节奏,为全社会的观众提供源源不断的展览、教育等精神文化产品。当然,对于一些成功的博物馆,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公信力,各类机构乐意与之合作,博物馆往往会得到不错的经济回报,产生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但是,博物馆即便产生经济效益,其收入分配的目的也是为了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

博物馆生存发展得好不好,与举办者的办馆目的有深刻联系。新冠疫情前后, 经济大河水位起起落落,博物馆小河的水位也随着起起落落。对国有博物馆而言, 财政收入如果吃紧,会优先保民生保运转,虽然国有博物馆属于财政要保障的基本民生项目,但是部分地区财政如果更吃紧,则会削减对国有博物馆的投入,仅维持其基本运转,或者暂停开放。

对非国有博物馆而言,虽然有些可以享受财政的免费开放补贴,但是补贴毕竟不是全包,举办者自身的投入才是大头。作为举办者的企业和个人,在经济困难时期,能够投给博物馆的资金波动也许更大,有的甚至不得不闭馆。全中国超过 6000 家博物馆,办馆效果差别这么大,有的人流如织,有的门可罗雀,有的滚雪球般壮大,有的多年无起色,这是为什么呢?有人归因到先天条件,有人归因到办馆能力,但是我们觉得这并没有触及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办馆目的。

为什么博物馆的生存发展,跟举办者的办馆目的有关?所有的博物馆无论国有还是非国有都有一个相同目的,即为国家民族保存和展示纪念物,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彰显历史和文明。这是博物馆理所当然应当做到的共同基本动作,是博物馆的无用之用,方为社会大用。但是具体到某一家博物馆的时候,在考虑共同目的同时, 这家博物馆还应当考虑一些更具体的目的,也就是有用之用。

对具体的某家博物馆个体而言,有用之用也许更是决定博物馆生存发展的关键。

任何一家博物馆,都处在一定的地区和社会经济环境中,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才能得到社会相应的支持, 包括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支持。无用之用和有用之用没有高低之分,一个理性的博物馆举办者应当同时兼顾考虑。

一个地区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这个地区的博物馆在做好自身运营的同时,如果也能主动融入旅游产业中,为增加旅游产品供给、扩大地区影响力做出贡献,当然会受到本地的重视和投入。以广东为例,广东正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博物馆方面提出的具体举措是,以博物馆所擅长的精品展览、文创产品、博物馆研学等,为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做出自身贡献,这就是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及全省博物馆的主动为社会服务、主动作为。

一个地区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和制造业,博物馆如果能够主动提供一些经典的文化产品,如图片设计素材库、精品展览、学术和产业交叉研究和交流,为本地区产业的工业设计、宣传推广等环节做出贡献,当然也会受到当地政府和产业企业的欢迎。

我们以广东的几家博物馆为例,简单列举一些博物馆有可能为产业做出的贡献。南越王博物院收藏了许多精美文物,2008 年奥运会“金镶玉”奖牌挂钩参考了其馆藏玉璜的造型,广州知名建筑“广州圆”也以其馆藏玉璧为灵感,2022 年冬奥会奖牌装饰纹样的主要视觉来源是其馆藏同心圆纹玉璧。松山湖是东莞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园区,有 IT、光电、生物技术、环保、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望野博物馆落户在这里,是园区唯一的一家博物馆,博物馆的展览和藏品如果能为产业专家提供研究灵感,产业如果能为博物馆开展分析检测提供方便,双方未来就可能会互相促进。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举办了珠海市罗西尼钟表博物馆,既展示钟表的历史、艺术和科技,也展示钟表的先进加工制造过程,带动了罗西尼手表产品的销售,也成为珠海市的一个特色旅游路线,为当地和本公司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博物馆独有的贡献。

如果一个地区的人民群众有很多家庭纪念物需要保存和展示,博物馆能够敏锐发现和主动对接群众的这种越来越刚性的精神需求,群众当然乐于免费把自己家庭的纪念物捐赠给博物馆,并给博物馆的展览捧场助威,博物馆也能以极小的成本来增加馆藏。

个人和家庭的纪念物,相比于传统的历史文物,也许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没有那么高,但是这些小小物品对个人、家庭、社区和城市意义重大,因为它们是群众身边的物品,群众对它们更有感情。博物馆不应当忽视这种感情,这种感情也是一种精神刚需,博物馆不应当轻视普通群众一个个微小的感情。涓涓细流汇聚成海,件件物品见证当代,点点感情聚起来就是人民群众的汹涌民意,博物馆要善于服务好人民群众的感情需求。

2020 年以来,国内许多博物馆开展抗疫物证资料的征集,并举办主题展览。

2021 年,沈阳博物馆推出“百万收藏计划”,提出要在 5 到 10 年内收藏 100 万件当地民众日常生活用品,打造全球最大的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记录、展示和研究中心,让沈阳博物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博物馆”。

杭州博物馆也推出了“百万收藏计划”,计划用 10 年时间征集能展现杭州人民生活履迹、具有浓重杭州文化印迹、体现杭州城市发展建设历程的物证,要打造成“百姓的博物馆”。

深圳博物馆一直重视改革开放以来的物证征藏,既有见证大时代的“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 40 周年展览”,也有见证普通市民命运的小展览。2021 年,深圳博物馆推出“追梦——我和深圳的故事”展览,选取基建工程兵、港商、打工者、特区干部、创业创新者等代表性群体来深圳追梦、筑梦、圆梦的奋斗历程,折射这座城市的勃勃生机和发展奇迹,让每一时期的“追梦人”都能在展览中见人见己见深圳,引发观众共鸣,感受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基层博物馆最适合开展当地当代物证征藏工作,发挥服务家乡和群众的作用。有的地区对基层博物馆重建设轻运营,基层博物馆反映本馆的藏品征集经费很少甚至没有,博物馆藏品寥寥可数,制约了博物馆的发展。

目前,基层博物馆藏品征集经费不足的问题不是一时半刻可以解决的,既然如此,基层博物馆能否穷则思变, 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向当地政府、社会各界和群众提出当代物证征藏呢?有的当代物证由于即将或者已经退出使用,价格不高甚至不用给钱。

博物馆是正规机构, 与政府、社会各界和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大家天然会对博物馆有信任感,乐于捐赠身边的纪念物给博物馆,也会觉得进入博物馆以后纪念物会得到妥善的保管和展示。

博物馆只需要发挥主动意识,合理引导群众发掘自己身边的物证,并经常推出反映家乡变化、群众生活变迁的主题展览,总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坚持做这项工作, 基层博物馆的藏品将会越来越充实,藏品和展览越来越有地方特色,与政府、社会各界和群众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一类机构。

以上列举了博物馆的部分有用之用,建议博物馆举办者既要重视无用之用,也不要忽略博物馆的有用之用。非国有博物馆的举办者更要重视博物馆的有用之用, 因为非国有博物馆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只有二十多年,国外博物馆生存发展的成熟经验放在中国未必走得通。

中国特色的非国有博物馆要想生存发展得好,要摸索出适合国情的路线,考虑好自身能给社会带来的有用之用。企业办的博物馆,要适当展示出对企业发展和盈利所提供的独特贡献,董事会看到有利可图,才肯源源不断地投入资源支持博物馆发展。个人和政府合作举办的博物馆,要适当展示出对所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所提供的独特贡献,政府经过综合评估,才有理由提供免费场地和办馆资金给博物馆。


(三)博物馆要设定合理目标

有的博物馆举办者会豪情万丈地说:“我要办成中国最好的博物馆!我的博物馆是全世界最好的!我的博物馆藏品是全国最多的!我的博物馆展览是最牛的!……” 如果实力跟得上,这些豪言壮语自然要说;如果实力跟不上,则容易沦为笑柄。

实际上,有些博物馆并没有举办者说得那么好。这是为什么?是他们喜欢说大话吗?也并非如此,大部分博物馆举办者是原来行业中的优秀人士,具有冷静的智慧,他们这样说也可能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说大话。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说大话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对博物馆行业进行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摸底,无知者无畏,说出了大话。

如果媒体缺乏对博物馆行业概况的了解,也不对相关情况进行求证的时候,有时在冲动的热情之下会附和这样的大话,最终把笑话放大到新闻媒体中。

新筹建的博物馆,参与者可以在阅读本书的基础上,主动与本地区现有的博物馆、文物主管部门和专家建立联系,当然要确保所建立联系的博物馆是合法登记备案的,博物馆专家也是货真价实的。

怎样知道博物馆是合法登记备案的?经合法登记备案的博物馆名单,可以通过查询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办事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全国博物馆名录得到,或者用搜索引擎搜索上一年度全国或者全省博物馆名录。但因为博物馆名录反映的是上一年度的博物馆名单,本年度 1 月 1 日以后新登记备案的博物馆可能未及时反映在名单上,你可以主动联系所在地区的文物主管部门, 主管部门一般是当地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或者文物局,它们掌握本地区所有合法登记备案的博物馆名单。

如何知道联系的博物馆专家是货真价实的?同样也可以问询博物馆和文物主管部门。本地区其他博物馆、文物主管部门和博物馆专家,是博物馆行业重要的一部分,他们熟悉相关的法律政策、专业内容、行业动向,与他们建立联系,也就具备了融入博物馆行业的基础。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多实地参观、走访几家博物馆,在家想一年,不如实地看半天。

看的博物馆越多,对于自己的博物馆应该建成什么样子、确定什么定位、设定什么目标就会越清楚。对一家博物馆应该具备的建筑要求、空间布局、部门设置、各项功能,通过实地走访会体会得更深刻。


(四)博物馆要办出自身特色

举办博物馆要避免同质化,如果一个县政府要举办县博物馆,就不要像国家博物馆、省博物馆那样追求大而全,能够办成突出县域特色的精品小馆,也不会输于综合性博物馆。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时指出,博物馆建设不要“千馆一面”,不要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展出的内容要突出特色。

全世界博物馆行业发展到现在,你能够想象到的博物馆种类,可能都有人在办。无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办馆资源都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自身的优势上面。如果你收藏的陶瓷是最好的,就不要跟人家拼玉器,把全部精力集中在陶瓷收藏、保护和研究上,收藏出精品,研究出深度,把最好的展厅、展柜和灯光资源都用在陶瓷的效果呈现上,让看过的观众深深记住你的特色。


(五)博物馆要融入行业发展

每一家博物馆,都是世界包括中国博物馆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无法脱离整个行业单独生存发展。政府部门出台对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的扶持政策,也建立在相应区域已经存在一定数量博物馆的基础上。

博物馆要打开局面,办出社会影响力,必然要定期更新展览、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和教育活动,这就需要博物馆与国内外、省内外其他博物馆同行互借展品、互通有无、沟通消息、常来常往、互相捧场。

我们还没有见过哪家博物馆不融入行业,纯粹靠自身力量就发展起来的,即便馆藏丰富、经济实力强如故宫博物院,也需要与国内外博物馆行业打成一片,与其他大小馆互通有无。


(六)博物馆要立志长久发展

博物馆有生有死,有起有伏,举办者需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全世界在一年之中有约 10000 家博物馆因疫情、经营不善等各种原因倒闭,这是残酷的现实。博物馆不是经营机构,收入来源本就受限,所以举办者应时刻把对闭馆的担心高悬在自己的脑海中。

博物馆设立要花钱,运营要花钱,发展更要花钱,作为一个不挣钱的机构,只有认真为博物馆的资金来源做长远打算,才有可能把博物馆办成百年基业。

实际上,世界上的百年大馆也不是很多,尤其非国有博物馆成为百年大馆更难, 但是举办者如果不在办馆之初就立下百年志向,并做出相应规划和努力,则博物馆在社会变迁中要实现长久生存发展便会更难。

综合以上,初入博物馆行业的举办者,通过了解世界、中国和本地区的博物馆行业概况,有助于减少行业陌生感,较快融入行业工作。了解博物馆行业当前的发展阶段,才能正确认识你的博物馆所处的历史位置。

了解博物馆行业的总体数量, 才能意识到你的博物馆的稀缺度。了解博物馆行业大、中、小馆水平,才能清醒认识你的博物馆的真正实力,进而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计划。

掌握博物馆行业的整体发展方向,才能跟随大方向大潮流,跟随整个行业共同发展。

本文所建议的办馆理念,是我们从大量博物馆走过的成功之路和失败弯路中提炼出的经验之谈, 希望能帮助读者们避开别人的失败老路,从一开始就走在博物馆顺畅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来源:《博物馆工作指南》

注册免费送18体验金(官网)有限公司